找到相关内容2915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经与图像─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

    过罪生死经」合为十二。僧佑记   载的这十二题目与现存传为帛尸梨蜜多罗译《灌顶经》所收   十二题目完全一致,二者应是同一个东西。但僧佑并末说明   此十二经的译者是谁。   另一个条目「...》(公元五九四年)   隋代僧人法经在《众经目录》中共记载了条重要书目:   l.《大灌顶经九》(T.二一四六.五五.一二0)   2.《药师琉璃光经一卷》(T.二一四六.五五.一二一   )  ...

    宁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970809.html
  • 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

    道俗竞模」最早  的记载,而且由宋法智亲手模塑。麟德二年(六六五年),高  宗幸洛,东京洛阳大敬爱寺塑菩提树像,则由王玄策亲临指挥  。此为皇家寺院造菩提树像之始。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  说:「...有关。《宋高僧传》一记义净「  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仲夏还至河洛,得梵本经律论近四佰部,合  127页  五十万颂,金刚座真容一铺,舍利佰粒,天后亲迎于上东门  外,诸寺缁伍具幡盖歌乐前导,敕于佛授记寺...

    罗世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170818.html
  • 洪州宗心性思想评述

    运作中充分表现出生动、活泼、自然、质朴、灵性、多姿多态的风采。  「平常心是道」,也就是「触类是道」。宗密在《圆觉经大疏钞》之下把洪州宗禅法总结为「触类是道而任心」。[14]「触类是道」是思想主张...廿四第八期(1997.08)   舌、身识的作用是觉,意识的作用是知。见闻觉知是心体的显现、作用,如果局限于见闻觉知,就被束缚住了。如果众生不受见闻觉知的束缚,就是自由人,解脱人。  希运进一步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870821.html
  • 具寿善现在《大般若经》第四会中的角色扮演

    下。)由《增一阿含经》世尊的教说得知,所谓长老就是大比丘。至于是怎样的大比丘,根据《长阿含经.众集经》所列的长老,可知大比丘又分为这类。世尊在《增一阿含经》第二十二说偈,对长老进一步作描述性的...大正》册二.一二五,页六五九,下。)又《集异门足论》四则列举种上座:一生年上座、二法性上座、世俗上座。生年,则指年龄较长之耆旧。法性,则指受具足戒之知法者,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亦得受此尊称。世俗,...

    释性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0070837.html
  • 罗近溪“打破光景”义之疏释及其与佛教思想之交涉

    233页 现﹖』答曰﹕『……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辨香,在口谈论,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。遍现俱该沙界,收摄在一微尘。识者知是佛性,不识唤作精魂。』《景德传灯录》 师(福州大安禅师)上堂曰...所谓的再来人﹔他与 --------------------- (注 9) 此段及下段引文皆见《明儒学案》泰州学案近溪传,参诸《盱坛直诠》下,可知见颜山农庚子(嘉靖十九年),近溪二十六岁。梦老...

    古清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970848.html
  • 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

    早在秦汉以前,固非佛教徒之私言矣。」  按七录序今载唐道宣辑广弘明集,并未言刘向别录  有佛经,祇言「王俭七志,……以向、歆虽云七略,实有六  条,故别立图谱一志,以全七限,其外又条七略及二汉艺文...。……由是以推,佛教东传,固  有其机,而匈奴传之休屠金人。史记之秦始皇不得祠,要未  能一概抹煞,且犹多研究之余地也。」 (辅仁学志六西夜  传校释七一八页) 。此系对向达氏着中外交通小史二八页所...

    岑仲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1370900.html
  • 试论隋与新罗的“佛教外交”

    《三国史记》  四)  (9b)太 (原作大)清 (547-50)之初﹐梁使沈湖将舍利。  (《三国遗事》)  (10a)真兴王二十六年 (565)…陈遣使刘思与僧明观来聘  ﹐送释氏经论...安排的结果。  我们不妨再一次检讨记载最详尽的《续高僧传》〈圆光  传〉。传载圆光在隋灭陈后﹐因为本身「学通吴越﹐便欲观  化周秦」﹐所以到长安。考《南史》十〈陈本纪〉祯明  年(589) 春正月...

    黄约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4270924.html
  •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

  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30:契嵩着《镡津文集》,有十二章论孝之  作。见《大正藏》第五十二册,页660-662。  注31:对契嵩项论孝要点,本文采用方立天...中国文化中孝道的理解  ,在片面论证下,作出反客为主的结论,本文拟从以下项观  点提出不同意见并凸显本文主题。  参、中印文化特质的比较  钱穆先生在《文化学大义》一书曾指出,文化要素中,中  国较...

    王志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4370925.html
  •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盘思想

    亦即至此而大成。兹就  本经涅盘的定义说起。  本经所提的涅盘定义,共有两项,一是在哀叹品中提出  的如伊字点,二是同品所提的常乐我净四义。全经 (南本  三十六?北本四十。本论所依者南本,以下...,点不可分离,任择一点,即概其全。  此理于四相品中,亦略约表露了出来,如四云﹕「声  闻缘觉不解如是甚深之义,不闻伊字点而成解脱、涅盘、  摩诃般若成秘密藏,我今于此阐扬分别为诸声闻开发慧眼,...

    张曼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371059.html
  • 中观之诸法实相

    、缘、果、报,凡七相。二十七说到:性、相、力、因、 缘、果报、得、失,凡八相。由此比类观察,可知『法华经』的十相,实有所据 。在印度,对于法相的观察,就有多少差别的。这里,可以分类来观察:一、 性、相,二、体、力、作,、因、缘、果、报。类以外,『法华经』有本末 究竟,这是穷源竟委的意思。『智论』三十二有限碍、开通方便,与台宗十法 成乘中的「通塞」相近。二十七又多说得失二种。无论是说性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5.html